当前位置: 设计名师 > 代启霞 > 案例详情

水洞枫叶

人气: 1140 | 发布时间:2013-11-04


本溪水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它由本溪水洞、温泉寺、汤沟热泉、庙后山、关门山以及铁刹山等六个景区组成,沿太子河及小汤河呈带状分布。是一处以大型充水溶洞为主体,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观、寺庙、古人类洞穴文化遗址、革命历史遗迹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本次规划为水洞枫叶园位于本溪市本溪县谢家崴子村附近,位于水洞景区内,周围群山环抱,山水相映,自然天成;景区面积30.7万平方米。温泉寺景区与水洞景区相比邻,位于水洞景区西北部7公里处,面积为9.5平方公里。是以具有极高医疗价值的中热型温泉而著称的景区。随着本溪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旅游产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受到本溪市委、市政府、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本溪的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本桓一级公路的改扩建成功,大大缩短了沈阳及本溪到水洞及温泉寺的时间——本溪市区到水洞风景区只需20分钟,沈阳到水洞风景区也只需50分钟,为本溪水洞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本项目景观设计理念与水洞洞口景观园相近,植树绿化为主,将环境治理、园林景观、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科普考察有机结合,重点突出观赏性、休闲性和科普性,通过分析现状及周边环境,拟出如下规划定位意向:

景观设计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景观整体性突出:景观是人们对公园客体感知的综合与记忆,要求公园景观要素之间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协同性。

2、自然景观的生态化。景观设计必须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尽其所能,充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创造健康的生态环境。

3、景观自然、真实,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利用地域景观资源,将水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结合时代特征,打造高价值、高品质的景观效果。

4、景观唯美且富有内涵:根据感官与文化心理对纷杂信息的承受能力及评价标准,创造有特色、有内涵、可识别的公园审美品质。

5、具有较高的景观舒适性:根据游人在公园中的行为心理规律,创造便利、舒适、安逸的景观环境。

6、科普教育性:现有文物古迹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绿地景观和植物配置均起到丰富的作用。将本溪地区特有的十三种枫树树种以科普教育的形式让游客认知。为关门山欣赏红叶做以铺垫。在北方开阔豪爽的大环境中,引入南方细腻柔和的设计手法,在东方自然秀丽的气质中引入西方现代简洁大方的特点。

三、结构布局

园区内由三维立体式的空间观赏形式形成了总体交通框架。总体规划布局上将本溪水洞枫叶园分为“一轴”、“三区”、 “十园”、“十七景”的景观布局。

市政道路远景观赏角度;在市政道路开车行进过程当中,依托远景的山势,突出本景观园的整体气势

第一人称视角置身景观环境内观赏角度;贯穿本景观园以6米主外环路,4米的内环路,以及2米的林间小路。游客置身于园内,真正做到人景合一。

高空缆车观赏角度。在高空缆车行进过程中,能够俯瞰整个水洞周边景观,登高远望,一览无遗。

一轴:主轴线:主入口——一个圆形太阳广场

三区:迎宾庆典文化区、枫叶科普教育区、观赏休闲体验区。

十园:奇石枫叶园、芳香枫叶园、青松枫叶园、疏林枫叶园、花谷枫叶园、文化园、百花园、桃花园、野趣体验园、观景园。

十七景:主入口广场、庆典广场、水纹花海、主题雕塑、石门、奇石、休闲广场、方向枫叶、景墙、曲路登石、疏林草地、花谷、林荫漫步、景观台、桃花漫步、桃花源记、欢乐天地。

四、景观分析

     水洞枫叶园景观绿化以自然绿化景观为主,为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景区大门采用满族风情的牌楼形式,进入大门后的迎宾广场以“水立方”为媒,植物搭配整体铺装为妁,勾勒出水洞景区延续、游客驻足畅游的意境主旨。科普教育在内环路以内,分为五个景观园,将十三种科普树种配以其他乔灌木有机的搭配。

五、竖向设计

园区东北高西南底,高差接近30m,本方案本着结合现有地形,尽量减少土方量原则搭配树种,减少地形对整体观景效果的影响。东北侧小市镇方向地势较高坡度大,西南侧水洞景区方向地势较低坡度小,故东北侧以相对抗旱的树种为主,适当增加铺装面积,西南侧以普通树种为主,铺装面积适当减少,园区在水洞外景区的上游,两景区之间采用绿篱和道路铺装进行自然衔接和分割。

本方案按从上到下的顺序阐述设计理念,第一高度为缆车观景线路,可俯瞰整个水洞景区的景观效果,第二高度为景区南侧邻近山地地势较高一带,可远观谢家崴子村和太子河,近看景区内二分之一的景观效果,科普教育区和其他区域统归竖向最低一线,可近距离观察本溪市特有的十三种树种和园区景观。

六、道路系统规划

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自然的意境安静恬然,游人从水洞主景区的震撼中走出,自然而然的步入本项目这个休闲的后花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催生出人类自身的深刻反思。道路系统设计,突出了空间的层次性,道路系统以水纹、花纹、叶纹为主题,两两相交而又彼此独立,构建出适合独立思索的静寂空间。

规划6米宽车行道环路贯穿全园,结合广场和主题植物园分别设置4米宽的园间环路和若干2米宽的支路。与城市道路相对的绿地开辟小广场,与规划道路相交的绿地处设较大型广场。园路设置时注意与外环路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汽车废气污染和噪声干扰。路形力求曲折、自然,环路路面材质选择以火烧板大理石铺装,支路路面材质以大理石碎拼和卵石镶嵌为主。

七、植物配置规划

以乔木为主,满足水土保持、防风护坡的要求作用,斜坡上种植草坪,以免水土流失。结合当地现有树种,以乡土树种、速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层次搭配、季相变化等要素,采用片林的种植形式,按照植物的生活习性,山体栽植耐干旱的植物。植物配置时注意三条线的景观变化,即分别从高空缆车、本桓公路及园区内观景,植物均应品种丰富,层次清晰,林缘线和林冠线富于变化。临近外环路绿地植物相对密植,以减少汽车尾汽对园区的污染,临近山体的绿地相对开敞,增加景观的透视线,形成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多层配置的自然景观游园。

主要乔木:假色槭、鸡爪槭、色木槭、元宝槭、茶条槭、青楷槭、银槭、花楷槭、小楷槭、簇毛槭、糖槭、拧筋槭和白牛槭13种枫树及枫树引种驯化,天女木兰等以乡土树种为主,辅以高大常绿树木。

主要灌木:水蜡、丰花月季、紫丁香、金叶黄杨、红瑞木、小叶黄杨、四季锦带、波斯菊、金娃娃萱草等;

草坪:白三叶为主、早熟禾、多种花卉如月见草等经济作物;

用户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请您第一个留下宝贵的评论!

发表评论

  • 数量:0

  • 数量:0

  • 数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