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设计名师 > 赵名 > 案例详情

古生物历史演变博物馆

人气: 1167 | 发布时间:2016-12-12

展馆在元素的提取上采用了六层的体块结构,分别为钢架网状结构,变色防爆玻璃 结构,复合新型钢架水泥结构等结构组成。结构形状的提取多源之于古生物单体细 胞形状,展馆的内部采用“8”字形的结-构,能更好的让参观者一层层的参观展示 馆,不同展区的连接都是通过“8”字形-的中间平台进行桥接的,充分利用了空间 。体验馆的外部形状取自于鱼一跃而起的瞬间形状,像三条鱼静卧在环状水池的上 面,更加符合主题。 展览馆分设两个展厅共展出动物和植物等化石标本。其中无颈椎化石油三叶虫,笔 石,头足类,珊瑚,有孔类,介线类,层孔类等。劲椎类化石主要有恐龙,恐龙蛋, 鱼类,始祖鸟等,除了藻类生物,还有粗大的乔木类等植物化石和实景还原。(实 景还原参见实景恐龙展厅之阿拉斯加巨型面包树) 展馆在元素的提取上多参考与生物细胞的结构形状,由多边形组成的钢架结构支撑 起整个展馆,外包围的变色玻璃可以随着阳光的变化进行计算机调节,减少紫外线 的摄入,阳光强的时侯玻璃的透明度下降方便参观者的参观,提高视觉效果。 生物展馆空中俯视看,整个展馆的形状就像中国古代的八卦平面图,在中国古代道 家思想中“道”代表了一切,一切的事物的来源,就像地球刚诞生的单体细胞一样 代表了一切的开始 、展馆的整体思想风格结合了古细胞结构和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 ,互相融合而成。

方案整体介绍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照片描述
效果图部分(11-29)
地形区域分析
整体分层空间
材料分析
节点分析
建筑层次分析
设计演变
元素演变
设计说明
照片描述
封面

用户评论

暂无用户评论,请您第一个留下宝贵的评论!

发表评论

  • 数量:0

  • 数量:0

  • 数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