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国际国内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中国将展100多年来建筑变迁


      西方建筑体系成为全球规则后的今天,是否到了一个集体反思的时刻了?曾设计央视新址大楼的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希望借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让大家都想想。近日,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中国馆将由学者姜珺担任总策展人,携手当代中国优秀的几组建筑、设计和研究团队,共同构建主题为山外山的中国馆。姜珺表示,提出山外山正是契合双年展总策展人雷姆·库哈斯提出的基本法则主题,以及回应了100多年来中国建筑如何以东方格局吸收和化解现代化的冲击。据悉,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于67日开幕,持续至1123日。

库哈斯 做关于建筑、历史的展览

  尽管自己便是建筑师,但雷姆·库哈斯却希望此届双年展能一改往届对建筑师的关注,而回归到建筑本身来。为此他将此届双年展的主题定在了基本法则。库哈斯说,与最近的几届集中在当代人的双年展比较,这届双年展将是有关建筑的展览,而不是关于建筑师的展览;并且是关于历史的展览。

  在基本法则的主题下,他给国家馆也定下命题为吸收现代性。库哈斯说:“100年以前,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建筑的区别还极为显著,而百年之后的今天,随着战争、政治、环境与社会的变迁,建筑的民族特色正逐渐被现代化浪潮所淹没。为了走向现代化,国家的个性似乎被牺牲了。

  中国国家馆 展现化解外来文化冲击

  如何回应库哈斯的基本法则吸收现代性,中国国家馆总策展人姜珺想到了山外山的策展理念。姜珺指出,库哈斯提出的这两个主题是希望探讨建筑在基本法则上是有地域性差异的。

  过去100年来,中国在吸收现代性的演变中,已经不只发生一次趋同,这其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诉求也此起彼伏,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对外来冲击也具有化解甚至同化能力,为此姜珺将吸收现代性命题破题为化解现代性这便是山外山策展理念的由来,姜珺透漏,第一个山可以视为西方元素,而第二个山则为东方传统,我们说山外有山,但不一定是说另一个山就更高。